清风白石 发表于 2023-4-26 11:01

精准有效用好问责“利器”

第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:用好问责利器,做到实事求是、精准规范,既防止问责乏力,也防止问责泛化。动员千遍,不如问责一次,问责是惩前毖后、治病救人的“利器”,既要高高举起,也要精准落下,唯有如此,才能起到问责一个、震慑一批、教育一片的效果,让干部真正把责任扛起来。首先,要把好问责的“标尺”。问责的前提是要有清晰的规范和标准,只有把好问责的“标尺”,才能使问责制度发挥出更好的作用。如果问责规范和标准不清,就容易出现泛化和滥用的现象,影响到问责工作的实效性和公信力。同时,问责也要注意合法性和合理性,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。另外,在推行问责过程中,要把握好问责的尺度。一方面,不能够一味地对于一些小问题追求问责,可能会产生过度审查的危险;另一方面,对于一些重大问题,需要深入了解事实情况,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问责措施,才能达到好的效果。其次,要瞄准问责的“靶心”。打靶要打靶心,问责也要直击“靶心”,找准失责问题和责任对象。全面从严治党必须“责”字当头,不能不问西东、大水漫灌,也不能让实干者当“背锅侠”,更不能动不动就把问责挂在嘴上,这样只会滋生形式主义。问责只是手段,尽责才是目的,在具体问责实践中,要在界定责任范围、厘清权责归属、抓准责任主体上狠下功夫,以制度为准绳,严格区分,准确研判,瞄准问责的“靶心”。最后,要打实问责的“板子”。“有责不担,正气难彰;失责不问,百弊丛生。”有的党组织该问责不问责,存在不敢、不愿、不会问责的问题;有的问责不严,高高举起,轻轻放下,做样子、走过场;有的主动问责少、被动问责多,往往是上级交办、媒体曝光、领导批示后才实施问责;还有的即使问责但问责不严,不仅起不到警示作用,反而会导致部分人对问责产生“耐药性”。只有动真破硬,打实问责的“板子”,不折不扣地打到“痛点”上,才能真正起到警示作用,真正让“利器”生威,也才能让广大干部始终保持敬畏之心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精准有效用好问责“利器”